EV 係乜? 曝光值也。
曝光值取決於三樣野:
ISO 值,
Av = Aperture Value 即光圈值及
Tv = Time Value 亦即快門速度,
三樣野合成 EV。
至於 EV 單位, 其實不複雜, 每兩倍能量接收(Tv 和 Av)或訊號放大(ISO), 就是一個 EV Step, 即是:
1, 1x2, 1x2^2, 1x2^3, 1x2^4 ... 諸如此類。
用 log base-2 scale 去睇, 即係 Take 個 log2 再去睇, 結果如下:
0, 1, 2, 3, 4 ... <--- 呢個咪就係 EV 系數 Law!
這個對人類眼睛之現實意義, 就係接收光能量要多一倍, 人眼/人腦才會覺光了"一級"之差別~
現在假設變數為一, 其餘兩項固定, 要定個中間 sub-step 值好易, 如上, 祇要 Take 返個 Reverse (反轉) log2 可以喇, 亦即 2 既幾多次方咁(2^)!
如, 三份一級: 0, 1/3, 2/3, 1, 個乘倍數 multiplying factor 分別為: 2^0, 2^1/3, 2^2/3, 2^1 亦即等於
分別為 1, 1.2599, 1.5874, 2 (準確至小數後四個位)
另例如: 二份一級: 0, 1/2, 1, 個乘倍數 multiplying factor 分別為: 2^0, 2^1/2, 2^1 亦即等於分別為 1, 1.4142, 2
咁樣, 個 ISO 值三份一級累進舉例由 ISO 100 至 200 好簡單就係:
ISO 100, 125.99, 158.74 和 200, 所以d Slide 係標示為整數約數: 100, 125, 160 同 200.
光圈舉例由 f/2 三份一級去到另一級(更大/更光曝光值)計算為:
f/2, 2 x 1/(1.2599^1/2) =
f/1.7818, 2 x 1/(1.5874^1/2) =
f/1.5874, 2 x 1/(2^1/2) =
f/1.4142
以上要將乘數值開方係因為光圈值是面積之開方比例數, 而面積才是與能量接收成正比, 要 Take 一除倒數(或根本直接去除便可)是因為要根據光圈值倒除之基本定義去做。
而最後例子是快門/時間值, 如由 1/2 秒之三份一級值去到更長曝光"下"一級
為: 1/2s, 1/2 x 1.2599 = 0.6300, 0.7937 及 1 秒。
要計二份一級中間值同上, 一里通、自然百里明! 計十份一級都唔驚, 方法一樣啦!
所以有人要拗光圈係乜真係好無謂, 因為所有數值祇是一個曝光系數而且! 相機及鏡頭廠家在設計時已計算好一齊, 實際好多鏡頭本身的 Physical Parameters 已被隱藏了而不得為知, 這個包括鏡片之實際失光率!
以上數學運算式其實中學二年班已經教哂, 如果本身
明白 Tv, Av, ISO, EV 之基本定義, 根本冇野係好難, 亦唔須要不停去谷歌維基!
正如我 nth 年前在屋仔台講: "明既自然會明、識既自然會識!"~ :> :)